红嘴鸥

平顶山的白龟湖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4/11/28 13:42:54   
提到白龟湖,鹰城人是打心眼里喜欢,纵使出现再多的网红打卡地,白龟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她像母亲一般温柔、慷慨地滋润着鹰城,造福着鹰城人民。白龟湖又名平西湖,白龟山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河干流上。因拦河坝和顺河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关于白龟山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沙河南岸一个水潭内住着一个鲤鱼精,鲤鱼精有个随从是白龟。有次,鲤鱼精派白龟打探消息,白龟却不小心走漏了风声,鲤鱼精一气之下将白龟踢出水潭,白龟落在九里山西边化成了山。从此,人们便称这座山为白龟山。这只是传说故事,实际上白龟湖的建设,是鹰城劳动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水库开工于年12月,原许昌地委行署先后调集商水、扶沟、临颍、郏县、禹县、舞阳、长葛、叶县、鲁山、襄城县等十余县近十万人民群众组成水库建设大军。在缺乏大型机器的条件下,干部群众肩挑土石,人力打夯,并自造了独轮车、绞轮车、土火车、木龙门架等工具设备。大家你追我赶,库区工地就像大型的竞技比赛现场。每次看到白龟山水库的拦河坝,都会感慨于当年数十万人民群众为水库建设做出的巨大奉献。据当时经历过白龟山水库建设的老人讲,建设大军每天早出晚归,通宵达旦,大家众志成城。水库拦河坝长米,高24米,顶宽7米。年10月,国家对白龟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使之达到两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鹰城从此迈入安澜时代。水库总库容达到9.22亿立方米,是以防洪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环境效益显著的人工湖泊。据河南省白龟山水库运行中心水库科科长张志军介绍,白龟山水库作为平顶山的地表水源地,同时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调节水库,曾在年平顶山大旱时首次由南水北调工程授水,使平顶山安然度过年大旱。治水,利在千秋,造福万代。近年来,平顶山市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系统治水的重要论述,对全市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进行全方位治理,保障了白龟山水库、昭平台水库、石漫滩水库等水质持续达标。年3月,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始试点建设,如今已是国家4A级景区,鹰城八景中的“白龟望月”“应乡渔歌”均在园区内。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候鸟纷纷来到平顶山过冬。从年红嘴鸥首次来到平顶山到现在已经有7年,由原来的几十只到后来的成百上千只,红嘴鸥不仅成为我们鹰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名片,也成为平顶山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代言人。据市林业局在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监测,在此迁徙、栖息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3种。白龟湖虽然是一座人工湖,但是,它所在的这一区域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河南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历史学博士陈振国介绍,水库西北部已被淹没的阳古镇,为古应龙氏所居的应乡,西周应国都城。故城西北的阳岭,是西周应国贵族墓地,出土过不少西周以来的重要文物。今天仍存的应河、应山等地名地标,昭示着鹰城悠久的历史。水库南岸的鱼陵山和故城遗址,记载着楚国北出中原、千里跋涉、争霸诸侯、胜败荣辱的历史。

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白龟湖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今年年初,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中,白龟湖成功入选优秀案例。

来源:平顶山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9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