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本文来源:中国环境报」◆郭文生任效良“近年来,天津秉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理念,实施了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升级保护、平方公里双城间屏障区规划建设、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10月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召开前夕,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召开天津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和成效,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自然处处长祁磊在会上如是说。天津正在着力打造万物共生、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随着近年来天津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经临天津迁徙和停歇。时下,滨海新区沿海滩涂迎来大批来此越冬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遗鸥。据北京师范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开展的联合调查,往年在天津越冬的遗鸥最大种群数量达到1.16万只,约占全球种群的97%。今年的监测结果显示,与往年相比,今年遗鸥迁来日期稍有提前,截至9月底,滨海新区沿海滩涂共记录遗鸥余只。此外,数据显示,年春季,天津市各主要湿地均迎来大量迁徙候鸟,其中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监测到超过40万只候鸟,较年同期增加10万只左右;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东方白鹳数量最高峰余只,较年同期增加只左右。团泊鸟类自然保护区监测到的候鸟总数为6.5万余只,较年同期增长20%左右。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有超过只的东方白鹳、灰鹤、白琵鹭、天鹅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和3万余只雁鸭类候鸟过境。1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执法监督,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山水林田湖草海生态要素齐聚,兼有森林、湿地、海洋三大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全市湿地总面积达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7.1%,被誉为“华北之肾”。海岸线长.3公里,天津的海滩是世界著名的粉砂淤泥质海滩之一,坡度平缓、土质肥沃,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全力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近年来,天津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颁布实施了《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天津市湿地保护条例》《天津市绿化条例》《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等多项条例,修正了《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天津市植物保护条例》。同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总体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年,全市优良天数天,较年增加36天;优良水质比例较十二五末增加20个百分点,12条入海河流从“全部为劣”到“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70.4%,较十二五期间提高62.6个百分点;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总体处于良好水平,较“十二五”末提高了40.14%。此外,全市积极行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年以来,天津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机制试点,探索生态空间监管“天津模式”,紧盯自然保护区疑似生态破坏重点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年,蓟州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青区王稳庄镇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有力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天津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全市将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和谐的美丽天津。”祁磊说。2野生鸟类种类数量大幅增加,哺乳类野生动物种群逐步恢复“近年来,天津市推进生态治理恢复,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改善优化野生动植物生存栖息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有力推进,使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天津市规划资源局森林野保处副处长教效同在介绍全市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变化情况时说。“近年来,全市野生鸟类种类和数量实现大幅增加。”教效同说,根据年《天津市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天津市共记录陆生野生动物种,其中鸟类种、兽类43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8种。按照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年2月1日公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全市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7种(其中鸟类26种、兽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2种(其中鸟类67种、兽类4种、爬行类1种)。根据天津师范大学专业团队监测数据,截至目前,全市共观测记录鸟类种,较年记录种类增加了36种。野生鸟类居留类型和栖息区域得到不断扩展。“由于天津市鸟类栖息环境不断改善,一些鸟类从最初的匆匆过客(旅鸟)到后面选择留下来越冬或繁殖。年,北大港湿地越冬未走的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多达多只,雁类等更是高达3万多只。截至年年底,东方白鹳在北大港湿地累计筑巢33个,成功繁殖幼鸟35只,年春季又有16对东方白鹳在北大港湿地筑巢。”教效同说,随着市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城市河、湖、公园、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野生鸟类与人们的距离日益拉近。例如,每年有大量的红嘴鸥在海河城区段越冬,已成为海河一道靓丽新风景;还有连续几年在市区湖泊中观察到极危鸟类青头潜鸭等;绿色生态屏障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大量植树造林,修复碎片化的生态,“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大写意生态场景已经显现,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哺乳类动物恢复到十多种。哺乳类野生动物种群也在逐步恢复。天津哺乳类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以食肉目和啮齿目物种为主。在食肉目野生动物方面主要以中小型食肉目物种为主,例如豹猫、猪獾、亚洲狗獾等物种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活动区域范围不断增大。在啮齿目物种方面,数量最多的是松鼠、岩松鼠,近年来区域扩散速度较快,几乎遍布天津各森林生态系统。在偶蹄目物种方面,经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在天津蓟北山区长达8年的红外监测,成功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的成年和幼体个体,不仅科学证实了天津存在野生斑羚种群,并且有效说明该物种可以在自然环境下成功繁育,种群数量可以维持自然增长。“此外,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人们保护自然意识的提高,全市各种保护植物的种群数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教效同说,根据年《天津市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天津市共有维管植物约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野大豆、紫椴、黄檗、软枣猕猴桃和非常稀少的手参),主要集中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区,特别是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3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群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显著增强“连续多年跟踪监测显示,年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与年相比提高28.57%,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与年相比提高了37.42%,浮游动植物的增多为鱼类、虾类等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基础生物饵料。同时也客观反映出天津市水生物多样性呈逐步恢复的趋势。”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副处长高印福在介绍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时说。据介绍,近几年,天津市实施了一系列渔业资源保护措施,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声学调查数据表明,海洋牧场中新生牡蛎礁面积达到0.平方千米,牡蛎礁生态重建效果显著。人工鱼礁集鱼效应逐渐显现,在天津海域几乎是绝迹的许氏平鲉在人工鱼礁区形成繁殖群体。菲律宾蛤仔、脉红螺、毛蚶等渤海湾土著贝类丰度显著增加。松江鲈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突破人工繁育技术的基础上连续几年开展增殖放流,目前已在天津近岸形成自然群体。年据走访渔民调查统计显示,渔民共捕获松江鲈近万斤。“长期以来,市农业农村委立足渔业行业发展,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渔业资源多样性保护工作,在水生生物多样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高印福说,一方面是渔业遗传育种加快推进,近年来,天津市把做大做强水产种业作为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开展以水产苗种繁育生产、亲本更新、遗传育种研发、新品种引进推广、种质资源保护为主导的渔业种业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措施,水产苗种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全市现有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4家、水产原良种场16家,培育了一批供应能力强、产品质量好的种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繁育大户。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方面拥有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有11个。全市主要苗种生产种类涵盖海淡水鱼、虾、蟹等30个名优品种,对优化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保护渔业种质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渔业资源养护升级加力。近年来,天津市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实施增殖放流等重要措施,改善了海洋生物生境条件,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质量,渔业资源得到进一步恢复。目前天津市已建成1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投放人工鱼礁3万余个,建成礁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同时开展了增殖放流和海藻移植修复工作,“十三五”期间放流鱼、虾、蟹、贝等各类苗种88亿单位,放流品种20余个。“最后是群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显著增强。”高印福说,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创新宣传模式,通过每年6月6日的放鱼节、科技周等活动宣传渔业发展成果,深入学校、社区、海洋馆等场所宣传渔业资源保护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氛围。同时,还加大渔政部门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违规渔具收缴查处,严厉打击休渔期非法捕捞违法活动,对犯罪分子起到极大震慑。(责任编辑:杨秀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