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鄱阳湖亚洲候鸟天堂

发布时间:2025/4/4 16:04:10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www.zherpaint.com/
作者:闻丞一大群反嘴鹬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飞翔。摄影

严贤(鸟网·早起的小鸟)江西鄱阳湖亚洲最大越冬候鸟栖息地每年到这里越冬栖息的鹤类、鹳类、鸥类、鹭类、雁鸭类、鸻鹬类等候鸟多达约70万只全球98%以上的白鹤70%以上的白枕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60%以上的鸿雁都在鄱阳湖越冬鄱阳湖是迁徙路线上的候鸟天堂江西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余种、约70万羽越冬候鸟提供安全稳定的栖息环境成为全球瞩目、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栖息地充满新生命力的超年轻湖泊鄱阳湖形成至今仅1.2万年,正处于湖泊发育的幼年期,是一个年轻的大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鄱阳湖,其所在的低平区域,北隔长江与大别山相望,西面是庐山、幕阜山,南面为赣江流域,东面是赣东北、皖南的山地丘陵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有记录可查的每轮冷暖交替中,由于江西以赣江为首的五大水系与长江的水文过程在季风驱动下的年度剧烈变化,鄱阳湖自形成之日起,就有夏季盈波滔天、冬季枯水一线的现象。白鹤是鄱阳湖候鸟中的旗舰物种,全世界共有余只。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全球98%以上的白鹤在鄱阳湖栖息。摄影

胡业清(鸟网·叶青)尽管最近几十年鄱阳湖出现了湖区缩减的趋势,但相比湖泊地质构造上已延续上千万年,并将持续下去的沉陷,以及鄱阳湖形成以来1.2万年的历史,鄱阳湖本质上仍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超年轻湖泊,依然是亚洲最引人瞩目的水鸟栖息地,是迁徙路线上的候鸟天堂。迁徙季节的白鹤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摄影

叶学龄通江达海,鄱阳湖为亚洲候鸟准备了多少鱼?鄱阳湖季节性涨落的水文过程,造就了长江中下游令人叹为观止的鱼类和鸟类多样性,形成极其富饶的生产力。夏季,季风雨形成的洪流携带着巨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沉积下来,滋养出繁茂的浮游生物,成为鱼苗的优质饵料。加之前一年冬季的枯水,导致湖泊的很多浅水区缺乏捕食鱼苗的天敌生物而成为优质的育儿场。这样的湖泊成为众多鱼类洄游繁殖的目的地。这些鱼包括淡水鱼和海水鱼。典型的淡水鱼,如我们熟知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忽然降低的水温和富含氧气的新水是触发它们繁殖行为的按钮,成群的鱼至江河急流浅滩处产卵。待这些数量巨大的鱼类繁殖起来,食肉鱼也紧随其后。越冬期,东方白鹳最重要的行为就是取食。在寒冷的冬季,获得充足的食物是保障生存的基础,也是为迁回繁殖地储备能量。摄影

朱润禄秋季,长江干支流水量随降雨量的减少而减少,鄱阳湖一望无际的水面开始萎缩。夏季自由遨游的大鱼群开始往湖水最深处和江河深水道撤退。从春到夏喧闹了几个月的水域渐渐归于清静。但另一批旅者正在路上,鄱阳湖将在这个半年成为候鸟的天堂。白鹤和雁鸭类候鸟喜欢在浅水、泥滩、草洲活动,在鄱阳湖可看到它们集体觅食的壮观场景。摄影

王小龙鸻鹬、燕鸥,拉开候鸟迁徙序幕当第一块滩涂从水底露出来,就有访客到来。最早在8月,来自北极圈苔原或者蒙古草原的鸻鹬类和燕鸥类开始出现在鄱阳湖。它们开启了秋季候鸟迁徙的序幕。此时出现的鸻鹬类主要是体型较小的一些物种,例如环颈鸻、三趾滨鹬等,它们多以水滨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物。在五星白鹤保护小区,一群红脚鹬从一只白鹤头顶飞过。摄影

周海燕8月中下旬开始至10月前,大量各种鹭类开始南迁。在鄱阳湖停歇的鹭类几乎包括中国东部所有的种类,如夜鹭、池鹭、牛背鹭、白鹭、中白鹭、大白鹭、苍鹭等,也有在鄱阳湖周围繁殖的群体。秋季出现的群体在饱食一顿后大部分会继续往南迁徙,进而在南岭或罗霄山等地形成鸟道景观。每年的4月间,江西省南昌市象山森林公园都会迎来大批白鹭,在这里度过长达半年的筑巢、产卵、育雏的生活。摄影

纪绍琴(鸟网·三弦琴)两只苍鹭在捕食嬉戏,尽享初春时光。摄影

刘国琴(鸟网·自由式)伴随着洪水退去,大片土地露出,鄱阳湖水面之上和水面之下,都变成“大草原”。浅水区困住的小鱼群或者滩涂上出露的螺蚌,也成了唾手可得的食物来源。于是,从鸻鹬类开始,鸥类、鹭类、雁鸭类、鹤类和鹳类纷至沓来。由于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唯一一个还保留着这种自然涨落过程的通江湖泊,对于仰赖这种生境的物种而言,这里就成为最后的冬季“伊甸园”。江西省北部的都昌县拥有鄱阳湖1/3的水域,是江西省湿地面积最大的县,这里是灰鹤的集中分布区,高峰期数量可达-余只。摄影

纪绍琴(鸟网·三弦琴)漫长冬季,它们在五河一湖壮丽重逢全球几乎所有的白鹤和绝大部分的东方白鹳,以及大陆迁徙路线上的所有白枕鹤,和半数以上的鸿雁、小天鹅,都要到鄱阳湖度过漫长的冬季。豆雁是适应性最强的雁类,它们甚至能咬开菱角坚硬的外壳,吃到其中富含糖类和蛋白质的果仁。在鄱阳湖周边草地上觅食的鸟类,历史上曾经还有体型最大的能够飞翔的鸟类——大鸨。在鹤、雁集中活动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多姿多彩的野鸭。在中国有分布的几乎所有河鸭和潜鸭秋冬季节都见于鄱阳湖,数量较大的如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针尾鸭、赤颈鸭等。一只中华秋沙鸭和两只赤麻鸭在水中游玩,憨态可掬。摄影

王弼正随着冬季枯水过程的发展,鄱阳湖中出现更多相对独立的湖池,一些中小型鱼纷纷集中到这些区域。食鱼的鸟类开始往这类水域集中。其中体型最高大的就是东方白鹳。鄱阳湖是东方白鹳在全球最大的越冬地。另外,鄱阳湖还可能是白琵鹭在中国最大的越冬地。东方白鹳和白琵鹭都是在浅水区域用长喙在水下探寻、捕捉体型较大的鱼类的水鸟。深冬时节,百余只东方白鹳在鄱阳湖都昌马影湖水域嬉戏。摄影

王小龙鄱阳湖是全球冬季唯一一处可以观察到数百只以上东方白鹳形成的大群的地区。而在鄱阳湖也较为容易观察到数百甚至上千只白琵鹭在同一片水域觅食。它们成群结队同时在水中边走边用宽大的喙左右划水捕鱼的形象颇为壮观。在东方白鹳和白琵鹭活动的区域,也会有少量黑鹳在其中活动。年,39只黑鹳出在鄱阳湖水域,是近年来最多的一次。摄影

祝钧衡(鸟网·凡人阿衡)数十万只水鸟,享用大湖的馈赠,见证大湖的繁盛在这些湖池的浅水区,还有数量庞大的鹬类聚集。其中最醒目的就是黑白相间的反嘴鹬。在滨岸水更浅的区域,则有数量庞大的黑腹滨鹬和黑尾塍鹬。而在水更深的开阔水面,最活跃的捕鱼鸟类就是普通鸬鹚和普通秋沙鸭了。这些水域也是大量鸥类觅食的场所。最寻常的小型鸥就是红嘴鸥,而较为常见的大型鸥则是蒙古银鸥和西伯利亚银鸥。鄱阳湖秋冬季节聚集数量庞大的反嘴鹬。摄影

王小龙鄱阳湖秋冬季节聚集的水鸟也会成为猛禽追逐的猎物。冬季,在鄱阳湖会有白尾海雕、乌雕、草原雕等亲水的大型雕类尾随大群的雁鸭类活动。成群的鸻鹬类则会吸引来游隼。在草洲上,还有低空逡巡的普通、白腹鹞和白尾鹞,甚至也会有黑翅鸢在冬季留守。江西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大量猛禽。鹗发现猎物会急速降到水面,翅膀拍起水花。摄影

唐文明直至来年早春,当湖水再次上涨,以上鸟类才陆续离开,循着不同的路线踏上北归的漫漫征途。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黑尾塍鹬等鹬类组成的庞大鸟浪,在空中翻滚、变幻,蔚为壮观。摄影

张春福今天的鄱阳湖,由于最近几十年流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力的空前强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更大的时间尺度看,鄱阳湖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大湖,只要我们给够空间,长江之心就能有力地跳动,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量。(来源:中国绿色时报社《森林与人类》杂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9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