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地理教师走中国云南昆明西山观滇池,红

发布时间:2022/8/9 10:53:45   

前天写到西山龙门,因为时间关系,没有继续写下去,现在重新把西山的人文写一下,退回去,从罗汉崖开始吧。

罗汉崖壁立千仞,山崖陡峭,西山龙门景区就建在罗汉崖上,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金色屋顶的三清阁建筑群,另一部分就是龙门石窟。

昆明西山龙门

在人文地理上,我比较喜欢看飞檐翘角的古代建筑,还有就是一些楹联。罗汉崖的山门的楹联是:时出云烟铺下界,夜来钟磬彻诸天。我想其意境就是,冬季的滇池是一个热源,每天云雾缭绕,从此处观之,云雾与整个滇池和昆明市区连在一起,大地时隐时现,碧波万顷的滇池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坝子就在脚下,在夜间,寺庙里的钟磬余音缭绕,仿佛从天山飘下,悠远悠长。

罗汉崖背面三清境的楹联是: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可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事要力争置身于最高的地方,同时不能自满,多抬头看看前方,比你有成绩的人还多着呢。和我前日悟到的“无我”意思差不多。

随着海拔的升高,整个昆明城区也尽收眼底。滇池和滇池环湖公路就在脚下,不由让人想起“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诗句来。

昆明西山看滇池

滇池就像云南的眼睛,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从航片上看外形如似一弯新月,从三清境看,湖中一天然沙堤将其分为两部分。

穿过三清境、灵霄殿、真武殿(这三部分是三清境建筑群)后,就来到“揽海处”,从此处放眼望去,水天相连,天地广阔,自然博大,想象昆明人真是幸福,心情不好了,跑步到山下,在这里转一圈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看了一会儿景色,再来欣赏对联,“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据说是最美的对联,字字珠玑。

自龙门石窟开始,道路就开始狭窄起来,应该叫做石洞才贴切。从龙门处俯瞰整个昆明市,一块巨大的平地上,市区和滇池仿佛各占一半,身在此,仿若置身霄汉,下临绝壁,凭栏远眺,滇池浩瀚空阔。此处也有楹联,可以说明此种心境: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对比起来,很是别有深意。

从龙门出来到云华洞,此处一石碑,可以愉悦心情,可能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词:“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寓意很好,不过诸事都要自强才是。

最后坐索道下山,慢悠悠思考滇池给与人类什么?从地理学上来讲,中国人对水是情有独钟的,比如说湖泊,滋养了千百年的鸡犬相闻、阡陌交通,很多的聚落就在湖边,城市因为湖泊而驰名,湖泊也因城市而被人知晓,比如说西湖之于杭州,太湖之于无锡等。

再从湖泊的功用上来讲,不仅提供了水源、鱼虾等生活物资,而且能够千帆交通,调节河川径流、防洪减灾、拦截污染、净化水质等。

我前面说过昆明人幸福,还在于滇池之于昆明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空调,冬季制热,夏季制冷。

滇池边的红嘴鸥

我们到了滇池边,我还发现滇池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者,这是基于湖边大量的红嘴鸥一点都不怕人,看到人来,它们很热情地在你周围盘旋飞翔,非常可爱。我以前还不知道,看到有人专门喂海鸥,原来它们是为了食物而来,在看到每个景点处,都有当地人卖的面包等食物,专门提供给游人喂海鸥,这一点真是美好。后来慢慢了解,自年以来,红嘴鸥每年都会到昆明滇池越冬,给昆明带来欢乐与幸福。

我们也买了好多面包来喂红嘴鸥,你拿在手上,它们技术高超,会把你手里的食物叼走,对你毫无伤害,我还看到一位漂亮的女孩子把面包含在嘴上,头向后仰面朝蓝天,红嘴鸥照样飞来吃食,旁边男朋友抓拍了这一美好的瞬间。

现在红嘴鸥伴随着滇池、伴随着昆明,形成的红嘴鸥文化融入到昆明城市发展和昆明人的情感当中。因为海鸥,人们看到昆明的美;因为昆明,人们感受到海鸥的幸福,人与人的幸福。我不知道哪个城市的人类与鸟类能如此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可能有,但是在昆明我是第一次看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3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