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云南故事之三昆明居42海埂公园

发布时间:2025/4/4 14:14:55   
中科白癜风 http://www.xxzywj.com/m/

《云南故事(之三):昆明居》42.海埂公园

上周日,离开云南民族博物馆时,或者说,尚未离开时,就已想好,中午饭要去海埂公园解决。

海埂公园是我的常去目的地之一。十年前收费十元,现在免费开放。同样乘坐A1路。去海埂大坝要近一些,在西贡码头站下,步行大约一刻钟,穿越整条迎海路。海埂公园则在终点站云南民族村站下,全程一个多钟头,经过29个公交站点,几乎贯穿昆明城区,从偏东北,到偏西南。在我看来,熟悉一个城市最好的办法是坐公交车一路浏览。比如A1,两次经过一环,二环,三环,春城主要风貌尽收眼底,相当过瘾。这当然是一个人的情况下。如果结伴而行,要看同行者何人。换作老王,没有这份耐心。除了19年11月,头一次去海埂大坝看海鸥,陪我坐了一回公交之外,其他时间概是滴滴出行,或者招手即停。

说到看海鸥,海埂公园不如海埂大坝来得集中而且热闹。海鸥(红嘴鸥)自年开始到达昆明过冬,从此再未离开。印象中,主要的区域有两片,一是滇池,一是翠湖。滇池这边,似乎分成两大块,大坝和公园。相距也就一公里左右,却彼此不相往来,各过各的日子。至于形成如此规律的原因不得而知,应该不会是人为引导的结果。当然,这是指最初的情形。一旦形成之后,由于人工喂养的因素,可能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而治之”的局面。尽管水面更加开阔,公园的海鸥数量远远不如大坝那头。这就是19年11月,我领着老王在西贡码头站下车的原因。他倒是提到了海埂公园,我加以否决,“看海鸥要去海埂大坝。”

海埂大坝很长,最初的建造目的无疑是水利方面的,尤其是起到防洪堤的作用。沿着大坝,从北走到南,再穿过几条车水马龙的马路,可以进入海埂公园的西侧边门。这是一条路线。另一条路线是从滇池路过来。不论去不去云南民族博物馆,反正得在云南民族村站下车,步行至海埂公园东侧大门。早上九点出门的话,中午时分,差不多走得有点累那会儿,刚好在公园,温饱问题遂被提上议事日程。

公园面向一望无边的滇池(南部水域),东西方向呈现狭长形态;南北较窄,站在滇池边的步道上,不时能看到公园北侧马路上来往飞驰的大小车辆。公园中间地带,有一条美食街,各种美食摊位集中摆设的地段。品种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天南地北,应有尽有。美食街前后左右布满草坪,有不少娱乐设施和供给游客休息的桌面椅凳。周末,天气又好,草坪上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帐篷。有的明显是举家出游,烧烤器械、杯盏碗碟一应俱全,小孩在帐篷里嬉戏,宠物狗在外头低吠。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海埂公园人气之旺,就旺在这里。如果说,大坝人气旺是冲着海鸥,那么,公园人气旺则为了自娱自乐,为了休闲放松,也为了享受阳光、草坪和美食种种。

气温接近二十度,太阳底下长时间走路,不禁有点干渴,想吃一口带点凉意的。选择了一家凉粉,要了一份酸甜的。说是酸甜,还是有点辣味。另外一种酸辣,估计辣到受不了,没敢尝试。价格不贵,十二个大元。为了对冲一下嘴里的烧灼感,赶紧再补充一瓶酸奶下肚。饮足食饱之后,慢悠悠地向大坝转移。那天最大的收获是,一路拍摄若干照片,位于公园步道北侧路边的宣传栏内,介绍滇池旅游景区的推广海报。文案、图片十分精美,先加保存,留待以后参考。

.2.16

滇池步道凉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9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