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嘴鸥 >> 红嘴鸥的习性 >> 老昆明也未必知道的昆明冷知识热门城市的
老昆明也未必知道的昆明冷知识(热门城市的冷知识“昆明篇”)
春城昆明是国内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昆明的魅力征服了无数文人墨客。杨朔感叹“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都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林徽因赞叹“这个天气晴朗、熏风和畅、遍地鲜花、五光十色的城市”;冰心认为“昆明是像北平的”,“很自由,很温煦,京派的”;说昆明像北平的不止冰心一人,闻一多、老舍、陈寅恪也都这样赞美过。且看老昆明也未必知道的昆明冷知识(热门城市的冷知识“昆明篇”)
1、据说全国风水最好的六座城市,昆明排名第二。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势锁烟霞。昆明的几个面,东面像一匹骏马奔腾,在西面像一只飞舞灵动的大鸟,北面像长蛇一样的蜿蜒曲伏。
2、昆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古城格局荡然无存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曾经是一座极有研究价值的古典城市,昆明城的选址、规划、布局蕴含了古人城市建设的全部智慧:背靠长虫山,左右金马碧鸡,南拥滇池,盘龙江从龟形的城池中穿过,呈玄武之形。
3、昆明曾拥有全国最高学府和最豪华的师资力量。抗战时期,年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集体由长沙迁至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可谓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教师阵容豪华至极,有朱自清、闻一多、胡适、钱钟书、沈从文等,更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和杨振宁,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邓稼先、赵九章、朱光亚等,还有作家汪曾琪,思想家殷海光,翻译家王佐良等。可惜今日的昆明乃至云南只有一所高校,连一所高校都没有。云南的高等教育要加油啊!
4、昆明大观楼长联是一副著名的楹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作者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名士孙髯翁。孙髯翁应昆明名士陆树堂之邀登上大观楼后即兴所作。孙髯翁虽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却没有留下任何自传或传记,他的生平和身世都是一个谜。关于他的出生年月、籍贯、姓名、字号、号、官职、妻儿等都没有确切的记载。
这副长联上下共有个字,写景咏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对仗工整。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昆明大观楼长联运用了许多地方特色的词语和典故,如“滇池”、“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等,体现了作者对云南历史和文化的深刻。
5、昆明有香火最旺的我国最早的观音寺——圆通寺,建造于唐朝南诏时代,原名叫“补陀罗寺”,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中国所有的寺院,大部分都是建在山上或高地上,而圆通寺却建在一个洼地里,并且进入山门后需要一直往下走才能到达放生池等低处。
6、春城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年平均气温在16.5度,全年气候宜人,不过历史上也曾有极端气温最低零下7.8度的,发生在年。保山其实比昆明更像春城,这里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常年平均气温只有13~14度,气候宜人。
7、翠湖以前被叫做“翠海”“菜海子”。“海子”是蒙古语,大面积的水就叫海子,而把翠湖叫“菜海子”是因为当水浅时老百姓在里面种上莲藕茭瓜等蔬菜,所以叫菜海子。
8、昆明颇为优雅的珠玑街其实以前叫俗为俗气的“猪集街”,是作为买卖活猪的市场,后来猪市搬离,名字又太土气,就按谐音改为好听的珠玑街。
9、昆明有很多以“靖国”命名的地方,比如靖国路,靖国大厦,靖国商贸,靖国新村等等,与日本的某个地名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指唐继尧成立的靖国军,靖国就是“护国”的意思。
10、昆明话跟南京话发音很相似。明初朱元璋出兵云南大多是南京兵,平定后朱元璋派沐英镇守边疆,为了巩固疆域沐英回南京招揽了众多能人工匠来到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并在云南定居。
11、云南省博物馆的外形是仿照苏联克里姆林宫的,现在改为云南省美术馆。
12、以前滇池是可以直通翠湖的,后来城市发展需要各种填土给隔开了。
13、昆明随处可见的城市精灵红嘴鸥飞到昆明的历史并不长,资料显示1年才有约只红嘴鸥飞到昆明过冬。这些海鸥们白天在翠湖、盘龙江、海埂大坝玩耍,晚上则回到滇池湖畔、西山的岩洞等地休息。
14、从昆明本土出生、走出的名人貌似并不算太多,有人戏称昆明的名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但也都足够耀眼。明朝七下西洋的郑和;国歌曲作者聂耳。聂耳的祖籍是玉溪,但的的确确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春晚经典的《难忘今宵》至今传唱不衰。曾出演电视剧《林海雪原》等的女演员童瑶……
欢迎昆明及各地网友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