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9位厦门朋友,晋升国宝厦门日

发布时间:2024/8/10 14:12:20   
提到“国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最近又新添了不少“伙伴”近日,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正式向公众公布,在保留原《名录》所有物种的基础上,新增种(类)野生动物,其中,大斑灵猫等43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豺、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厦门鸟类保护级别也据此进行了调整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新增9种现已达10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新增31种现已达74种卷羽鹈鹕成功晋级。柯玉坤摄其中勺嘴鹬、黑嘴鸥、东方白鹳和黄胸鹀这4种鸟类直接跳过二级成为一级保护动物与“国宝“大熊猫同等级厦门鸟类保护级别调整其中10种鸟类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厦门市鸟类名录”为基础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厦门市观鸟协会对厦门市鸟类的保护级别进行整理调整如下: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鸟类共有10种原有(1):遗鸥新增(9):勺嘴鹬(yù)、小青脚鹬、黑嘴鸥、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卷羽鹈(tí)鹕(hú)、白腹海雕、黄胸鹀(wú)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鸟类共有74种咱们也来了解下其中两种刚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鸟儿~↓↓↓勺嘴鹬数量比大熊猫少多次来厦越冬在本次的“跳级”名单中,勺嘴鹬的名字令人有些惊讶,早年的报道中其全球数量一度只有多只,而根据勺嘴鹬保护联盟年-年期间的调查及数据模型估算,全球成年个体约只,数量之稀少比大熊猫更甚。此前本报就曾多次对其来厦门及周边地区越冬进行报道,不少人以为这位“稀客”肯定早已身在名录中。原来的《名录》修订较早,勺嘴鹬直接跳级为一级也是情理之中。厦门市观鸟协会理事陈浩告诉记者,勺嘴鹬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每年飞往东南亚地区越冬,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经中国。其腹羽洁白,背羽灰花,体型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很难想象这样的小身板可以飞越这么大版图,因此被不少爱鸟人冠上勺嘴“小强”的昵称。cheers摄据厦门市观鸟协会记录数据显示,勺嘴鹬从年至年已连续4年出现在厦门,最多在大嶝岛记录到4只。相信今年春季,厦门也有望观测到过境的勺嘴鹬。洪祖溢摄黑嘴鸥它是李商隐的爱鸟厦门曾为它清滩除草头戴黑礼帽,身穿白色燕尾服,同为“跳级生”的黑嘴鸥来头同样不小。它不仅数量稀少,还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名宠”。据说,李商隐养有一种珍禽,头部和喙均为黑色,尽管此后的图画诗文记载说明其确实频繁出现于中国境内,但鸟类学家多次到李商隐故乡及附近地区寻找都不见其踪影。直到年冬天,一位欧洲探险家在厦门沿海地区发现其踪迹。据了解,翔安海域和大嶝岛等地一直是黑嘴鸥的主要越冬地,鸟友们经常能看到它们和红嘴鸥一起在海边或捕鱼或抓小螃蟹的生动画面。年有鸟友发现翔安海岸线因互花米草“霸占”滩涂,导致“挑食”的黑嘴鸥吃不到小鱼小虾。为了保护黑嘴鸥的生存环境,我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将清除互花米草提上日程。厦门晚报年报道“拍黑嘴鸥要等它换上繁殖羽。”厦门鸟友柯玉坤告诉记者,每年春季黑嘴鸥开始渐渐换上繁殖羽,也就是它的“黑头套”,不少网友戏称它像“抢银行的”。不过,当它在空中飞行时,又像极了一颗黑头子弹,十分帅气。柯玉坤摄MORE为何出现“跳级生”现象?本次公布的《名录》新增种(类)野生动物,是年《名录》发布实施以来首次大幅调整。为何突然增加了这么多需要保护的物种?有关专家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物种保护能力增强,有能力将更多物种纳入保护范围;另一方面,动物分类体系的变化也是《名录》调整的重要考虑因素。那为什么厦门会有4种鸟类直接跳过二级成为一级保护动物呢?厦门市观鸟协会表示,上一版《名录》时间较早,而30多年的时间不少鸟类的栖息环境如森林、滩涂等都发生了变化。黑脸琵鹭顶着搞怪发型在大嶝岛漫步。老正摄还有一些鸟类,例如这次的“跳级生”黄胸鹀,4年的评级还是“无危”,目前已是“极危”物种,如继续下去将面临“野外灭绝”的境地,过去虽然未列入《名录》但有关部门已按照国宝一级标准开展执法救助。本次《名录》调整后,保护项目和经费投入都有望增加。出没于西堤的大白鹭。老正摄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记者:刘少敏综合人民日报编辑:施璐玮值班主任:蔡萍萍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2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