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

现场新闻候鸟驿站里的春日约会

发布时间:2025/3/14 11:05:53   
新华社银川3月29日电(记者任玮)春回大地,在有“塞上湖城”之称的宁夏银川市,远道而来的候鸟红嘴鸥又一次如约而至。红嘴鸥已经是银川市民的“老朋友”了。每年秋冬,它们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等地飞往云南越冬,来年开春再飞回遥远的北方。漫长的迁徙路上,红嘴鸥将拥有众多湖泊湿地的银川作为中转“驿站”,为后半段旅程补充能量。近两个月来,在银川市“观鸟胜地”之一的燕鸽湖,一拨又一拨市民带着面包等食物来看望他们的“老朋友”。如果有人站在湖边“喔喔”叫几声,红嘴鸥就像能听懂呼唤一样聚到岸边,在低空盘旋,敏捷地接住抛洒向空中的食物。吃饱喝足后,它们就停在湖中的栏杆上梳理羽毛、享受阳光。市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则抓住时机用镜头捕捉它们的可爱身影。红嘴鸥第一次到访燕鸽湖时只有寥寥数十只。过去十几年里,每到红嘴鸥到访之际,居民们都会准备食物热情“款待”,渐渐地,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在这里落脚。附近社区的退休老党员还自发组建了一支二三十人的“护鸥志愿队”,每天在湖边巡逻,宣传爱鸟护鸟知识,保持湖边的环境卫生。“红嘴鸥也要吃一日三餐。到了饭点,我们站在湖边一喊,它们就知道有人带着食物来了,特别有灵性。”70岁的“护鸥志愿队”队长刘玉田说,红嘴鸥有了安全感之后就会跟人亲近,有时候站在人的肩膀上,落在头上,从人手里叼食物吃。刘玉田告诉记者,近些年,来燕鸽湖的红嘴鸥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来得早走得晚”,停留时间也变长了。去年冬天,燕鸽湖结冰时还有二三十只红嘴鸥不愿意走;今年正月十五还没过完,湖上冰面还没完全融化,又有“先头部队”早早到了。事实上,不仅燕鸽湖成为红嘴鸥喜欢落脚的“驿站”,银川市很多湖泊湿地都留下了红嘴鸥等候鸟的身影,这与当地生态环境的逐年向好密切相关。过去十年间,银川市坚持扩湖拓面、退田还湿、连通水系,目前市区的湿地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78.5%,全市拥有6处国家湿地公园,近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银川湖泊湿地面积扩大,水质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丰富,为候鸟旅居提供了适宜条件。”银川市湿地管理办公室宣教科科长高鹏说,银川湿地现已成为我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殖地。碧水蓝天的好生态,不仅老百姓住得舒服,连动物们也喜欢。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黄河岸边的沙湖鸟岛、青铜峡鸟岛等地,出现了不少珍贵鸟类、国家保护动物。在宁夏境内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林区、湖泊、滩涂地并存的多样性生境非常适合鸟类生存。保护区现有国家Ⅰ级、Ⅱ级保护动物4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遗鸥等9种。每年春秋两季,这里停留的鸟类最多能达到几十万只,因此也有了青铜峡鸟岛的称号。“作为一种生态指示性物种,鸟类是最公正的‘环境评价师’”,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建设管理局资源管理科副科长朱锐说,随着生态环境逐年向好,近年来迁徙途经这里的鸟类越来越多,很多以往只在文献资料里看过的鸟类出现在湿地的监控探头中。(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7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