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旅行箱的故事,也是关于我旅行的故事。那一年,我离开了生活了20多年的家乡,毕业来到了昆明。几经辗转,收获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而说起来,这个旅行箱是一次活动抽奖时中奖的奖品。后来我打趣的说,这可是花光了我那一年的好运。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出差都是在“延误”中度过。而它陪我走过山川湖海,也见证了我一步步的成长。昆明是著名的“春城”,但是气候比较干燥,让初来乍到的我有些许不适应,但因为我经常出差,对比起四季分明的北方,过度湿润沿海一带,对于居住角度上来说昆明无疑是非常优舒适的存在。闲暇之余我喜欢到处走走看看,而汽车作为我探索这座城市的交通工具,也在陪我了解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翠湖,位于市中心的一汪湖水,见证着每一个老昆明的成长,它承载着历史的年轮,尽享风光旖旎,见证岁月静好,园中有学,与云大相邻,园中有智,与讲武堂所在,园中有史,追溯宋元,延续至今。夏天的翠湖可谓是“正是荷花开满池,便是人间好时节”。周末邀上三两好友,点上一杯清凉解暑的饮品,一扫工作的疲惫。而每到冬天来临,成群的红嘴鸥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这过冬,一年一度,从不间断,也成了昆明最佳观鸥地之一,游客络绎不绝,这群“精灵”也为昆明增添了几分活力。敬德巷,据说是辛亥革命后,一华姓大户移居于此,因感念祖上深恩大德,故取名敬德巷。即使不在“非常时期”,盘龙江边的这条小巷也是人影了了,非常安静,你可能会奇怪,即便走出几步就是川流不息的巡津街和步履匆匆的书林街,可是敬德巷却不为所动,独揽一份安静从容。行驶过位于市中心的抗战胜利堂前的一对酒杯楼,忠诚的守望了胜利堂60多个春秋,一同守护着革命先烈们的英魂。旁边的老街更是许多昆明人的回忆,许多几十年的老店依然开着,只是老板早已白发苍苍。我觉得与这个城市历史的气质很搭,路过了会停下车来拍照,发给朋友。上学时我曾幻想环游世界,每天清晨都在不同的地方醒来,而现实却是工作后每天被困在办公室里,忙不完的工作和处理不完的人际关系,让我20多岁的身体却像50岁一样沉重。这时我幻想着能有一份经常出差的工作,偶尔能逃离这张办公桌。后来我真的得到了一份这样的工作,我必须花一大半的时间去出差。很多时候,地铁成为了我出行的第一站,我无数次拉着旅行箱出入我家附近的地铁站,看着匆匆的人群,大家也都在努力的生活和工作吧。有时出差回来已是深夜,地铁站里已经看不到什么人了。飞机高铁汽车还有地铁的无缝转换已经成为常态。出差对于我来说早已麻木,但每当在路上看到那些壮美的景色,我还是会为之兴奋不已。而我的旅行箱也一直都陪着我,它跟着我走过了上万里路,早已变的伤痕累累,甚至连锁止机构也出了问题,我每次想关上它都必须费一番功夫。为了让它看上去不那么受伤,我用贴纸贴满了它的每一处伤痕。我从来没有统计过自己去了多少地方,只知道早已习惯上飞机就倒头大睡,为落地后的工作而养精蓄锐。打开手机,拍下今天的天空,我手机里有不少这样的图片。统称它们为“自由”。但打开软件看到我的飞行轨迹图,看到如此具象的展现,还是吓了一跳,原来我已经走过大大小小上百个城市。对于喜爱旅行的我,出差其实能让我去发现更多的地方,一些甚至没听说过的地方,让旅途也变的未知起来。翻看曾经的照片,行李箱身上的贴纸随着时间在不断增加。而我也慢慢发生改变,我学会了享受工作,享受在路上的时光。在各大城市间穿梭,感受发展的变迁,为祖国如今的繁荣而感到自豪。我会坐在海边静静吹风,享受着工作中难得的惬意。站在茫茫的戈壁滩中,肉眼可及范围内没有任何人类生活的影子,荒凉的可怕,一种孤独感扑面而来。穿越独库公路,短短几天内体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景色的壮丽与多变,不身临其境就难以体会这种震撼,感叹大自然奇妙的同时,我也十分羡慕新疆人民,能生活在各种景色都在此交织的地方。我从学生时代就开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924.html